哲学家们和他们的哲学
哲学家们和他们的哲学 我读过的哲学著作很少。我读过最认真的一本是《苏菲的世界》。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哲学“著作”,只能说是一本有关哲学史的畅销书。但是这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个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在《苏菲的世界》中,我第一次了解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他的“洞中人”的比喻。尽管我不赞成他的理论,但是他的逻辑思维还是令我赞赏。尤其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上来说,柏拉图对于女性的肯定,对两性生而平等,对于解放女性天赋的思考,让我很高兴。 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尽管其思想更符合现代的观念,在影响上可能比柏拉图更大,但是他对女性世俗的轻视,让我对他的思想的卓越性持保留态度。也由于这一点,在我心中,亚里士多德比起柏拉图,离“真正的哲学”更远。 我说的“真正的哲学”指的是一种境界,可以姑且认为是理性的程度吧。这一点从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推断可见一斑。他的理论提出更多基于经验,推导过程也受世俗观念影响较大(我不认为任何人可以不受社会意识形态左右)。因而,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更推崇柏拉图。 然后引起我兴趣的是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 先说康德。在解释认识世界的问题上,我最赞成康德的想法。“康德同意休姆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透过感官而来的,但他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遭的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①] 而且,康德对于信仰和宗教的处理在我看来很合理:“他认为无论理性或经验都无法确实证明上帝的存在。对于理性而言,上帝存在于上帝不存在着两者都有可能。”[②]我觉得人为用理性或者逻辑来评价某些宗教教条的合理性也许可能,但是用来判断神的存在性是狂妄自大的。 康德对于因果律的阐述,也令我信服。因果确实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存在,而应该说是一种根基于心灵的。我们只是基于经验,认为那是因果,必然的。设想一个极端情况,你创造了一个世界,然后每下一场雨,扔一颗陨石。那么生活在你世界里的人很可能会把下雨当成是下陨石的原因。但是,对于你来说,这不是必然的,随时你都可以不扔陨石,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我对康德在伦理方面的见解持不同意见。康德把人们的道德观念看作是与生俱来的,绝对的、静止的一种存在。但是我觉得伦理是具有典型社会性的,一个人的道德观很大程度是决定于他所在的社会环境的,而且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对道德观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社会的伦理道德也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伦理道德,随着时间变化着的。倒是伦理的道德的变化和发展,的确存在一种规律和一定的趋势。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伦理道德系统也在朝着更理性和更严谨的逻辑方向发展。直接表现就是,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更加人道和宽容。从以前把奴隶当会说话的工具,到现在提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奴隶时代的人不要说理解,甚至连想象现在的这种道德观都是不可能的。虽然我并不认为性本恶,但是我仍然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观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 由于直到现在,在许多哲学学者眼中,康德的理论(可能是由于叙述的方式问题)仍是晦涩和需要讨论其本质意义的,我对于康德哲学的认识部分来自《苏菲的世界》另一部分则来自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我觉得即使这不是康德的本意也不要紧。毕竟,相对于“社会所认识、理解的康德理论”来说,“真正的康德理论”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喜欢康德的另一点是,他提出的“二律背反”直接导致了我赞赏的另一个哲学家——黑格尔——提出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我认为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也是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是绝对的——至少基于现实的经验和理性推断,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肯定有绝对的存在。哪怕是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的真理和正确的事物,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发现而被推翻。就像平行线也有会相交的时候一样。当然我承认,我的这种认为某种程度上自相矛盾——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却相信这个“二律背反”规律的普遍、恒久的正确性。怎么说呢,这是一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这是我光用经验和理性无能为力的一个命题。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它放入信仰的范畴。也就是说,我的信仰是“二律背反”和“辩证法”这样的发展规律。 尽管我推崇康德和黑格尔,但也仅仅是推崇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解。我仍然认为,解答真正的哲学问题,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没有优劣,没有高下。 最后,我想说,《苏菲的世界》让我认识到哲学并非是没有实用性的学科。哲学能做的事情并非只有思考而已。早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哲学思考就直接导致了科学的体系化。后来,浪漫主义哲学,帮助达成了到目前为止“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③]。再后来,马克思的思想使资本主义社会走上了一个更人性更和谐和美好的道路。最后,弗洛伊德的理论真正实现把“灵魂和理性努力研究的成果用于挽救灵魂和理性”。 总之,对于哲学入门,和想用最少时间了解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人,《苏菲的世界》是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他还不想读《西方哲学史》的话。 科学、宗教与哲学 我觉得想要知道什么是哲学,起码得先知道什么不是哲学。也就说想要认识哲学,不仅要了解哲学本身,还要了解和哲学青梅竹马的科学和宗教。 科学、宗教与哲学现在看来是截然不同的三种东西。但是,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非常相近的。而且,可以说,科学和宗教都是产生于哲学思考中的。 科学与哲学的相似多在“技术”层面。也就是说理论系统的构建方式。提出有限的假设作为系统的根基,然后通过纯理性的逻辑推理构建起整个理论系统。 而宗教与哲学的相似则在于所关心的对象。都关心的是人的心灵和精神,研究人们应该相信什么,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心灵、精神以及一切的思考。 但是,毕竟科学是科学,宗教是宗教,而哲学是哲学。哲学关心的问题与科学所关心的不一样,哲学关心的是终极关怀的问题;哲学讲究的理性推理和逻辑严谨的构架,与宗教松散的条陈式并列架构有很大区别。 什么是哲学 那么什么是哲学?我觉得,所谓哲学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能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思维定势的卓越思考。 所以说,我认为哲学就是一种特别的思考,是对智慧的追求过程,不存在特定的范围和限制。这种思考必须具有独创性,不能是单纯对前人思考的重复。这种思考必须有严谨的逻辑作为支撑,不能是随心所欲发挥的甚至自相矛盾不成体系。这种思考必须是允许质疑和反对的开放性的,不能是不以人类意识形态而转移的。 曾经看来是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可能经过研究,发现规律以后就成了科学的问题;一些仍是哲学的问题,被用非理性解释后就成了宗教。 哲学的范畴是变化的,也应该是变化的。它会随着人类的认识进步而改变——会“增加”也会“减少”。如果问“哲学是什么”,那么在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我觉得那应该是笔者前文所提到的那种特别的思考的集合。 [①] 引用自《苏菲的世界》334页,[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99年第1版。 |
查看哲学家们和他们的哲学所有评论